当广西三江的侗医用一颗煮熟的鸡蛋在吴川市民陈先生腿上反复滚动,多年饱受风湿性关节痛的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现场竖起大拇指:“侗医药,真的掂!”
东西部协作数载,跨越山海,吴川牵手三江朝向共同富裕而阔步行;千里不断兄弟情,“医”路同行,三江侗医药首次入粤为人民送健康。
7月14日,一场粤桂“医疗协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健康需求的活动——粤桂协作·2025年侗医药健康行活动在广东吴川金沙广场成功举办,从程阳八寨到南海之滨,吴川中医协助三江让侗医药文化被更多人熟知,也让两地“医疗协作”从单向输血到双向协同,有力探索粤桂协作中医药、侗医药领域合作道路,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
粤桂协作·2025年侗医药健康行在吴川市启动。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如今,通过吴川与三江的共同努力,一场活动正推动传统侗医药走出大山,服务更多人民,在东西部协作、粤桂协作引领下,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现场义诊
近万人次体验三江侗医药
7月14日晚,吴川金沙广场,人声鼎沸。
广场上,来自吴川市中医院与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的资深专家被前来询诊的吴川市民团团围住。当天,在活动主办方的安排下,吴川市中医院与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举行联合义诊,现场为市民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
在义诊区,不少人被三江侗医药独特的疗法所吸引。如牛角面部拨筋,用牛角类等刮板或匙,在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达到疏通经络,通调营卫;侗药竹罐,则用特制的竹罐置于煮沸之侗药液中,利用高热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吸拔于特定巢穴气眼处以防治疾病……
“以前没有听说过,刚开始还有些忐忑。但是侗医专家讲得很仔细,把完脉后立刻就指出了我的病症,疗法体验感觉很好。”市民刘先生说。
除了带来传统的侗医药疗法,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还特地带来了一款侗医药头疗机器,运用侗医理论“巢穴气眼论学说”,通过按摩法、侗药熏蒸法、侗药淋洗法对头部巢穴气眼进行刺激,达到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的作用。不少市民现场体验后直呼“很舒服!”
此次活动还着重展示了侗医药文化。“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侗医药的发源地与传承核心区,这里的每寸土地都浸润着侗药芬芳,每位侗族老人或许都藏着草药治病的古老故事。”三江侗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海波介绍,在三江,侗医药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融入日常的‘活态传承’,田间草药是主妇们的‘健康食材’,竹筒罐疗法是长辈缓解劳损的‘老偏方’。这些源于生活的智慧,经千年检验,形成了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江,是侗医药文化生生不息的沃土。”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副县长吴明焕在现场介绍,2008年侗族医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些在火塘边传承千年的刮痧疗法、熏蒸技艺,至今仍在为乡亲们缓解风湿骨痛、调理肠胃;那些生长在山间的侗药,经独特炮制成为呵护健康的良方。“今天,我们带着6位侗医专家、30余种特色侗药产品来到吴川,就是想把这份来自大山的健康智慧分享给大家。”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副县长吴明焕致辞。
三江侗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海波作侗医药文化推介。
义诊活动从晚上6点30分持续至10点,夜幕深邃却难挡市民对侗医药的热情。据统计,当天吴川近万人次现场体验三江侗医药,侗医名家开方超千张。
双向奔赴
吴川中医与三江侗医药深度合作
借助粤桂协作机制开展“医疗协作”,吴川有底气。
多年来,吴川依托岭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出沉香、广藿香等特色中药材,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上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同时,吴川中医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针灸推拿技法与中药方剂配伍体系,在慢性病调理、康复保健等领域成效显著,相关中医药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此次活动上,除了吴川市中医院带来了《中华经络健康身棒击操》,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表演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吴川中医历史悠久,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新中国成立前,全县几十万人的防病治病主要依靠中医。”吴川市中医院党委书记李伟明介绍,随着2024年吴川中医院新院区的启用,吴川已拥有集医、教、研及康复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吴川市中医院组织表演的《中华经络健康身棒击操》。
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组织表演的《健身气功八段锦》。
自东西部协作以来,吴川始终把医疗领域协作作为重要工作,每年派出优秀医护人员赴三江交流学习,开展支医活动,为当地医院注入先进的诊疗技术与管理理念,填补多项医疗领域空白。
吴川市委副书记李翾致辞。
“自2017年吴川—三江结对协作以来,两地开展频繁对接交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吴川市委副书记李翾现场介绍,根据《吴川市-三江侗族自治县2025年粤桂协作重点工作计划》,两地持续深化医教结对。今年,吴川公立医院选派不少于11名优秀医护人员到三江医疗机构开展支医活动,三江选送不少于35名县乡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到湛江吴川医院参训学习,提高基层医护人员能力水平。
吴川市中医院党委书记李伟明作吴川中医药文化推介。
“今年6月12日,在两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吴川市中医院和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于签订了粤桂协作协议,整理两地医疗资源,在吴川市中医院设立颈肩腰腿痛门诊和“侗医药体验馆”,目前已建成侗医诊室、药浴区、熏蒸治疗室、头疗室、艾疗室等8个功能区域,引进三江侗医特色诊疗技术12项,包括侗医的搜风退火法、除寒法、排水法、银器刮法等侗医药学适宜技术,现正试业中,预计7月中下旬开业。”李翾补充道。
新时代神农尝百草,吴川中医与三江侗医药责无旁贷。活动现场,吴川中医与侗医药的专家们借义诊之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建立多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中医—侗医药协同创新机制和合作平台的可能性,在医学交流中进一步丰富吴川中医诊疗手段,加强推进三江侗医药产业化。
侗药入湾
30余款特色侗医药产品广受好评
“这是我们世代传承的药方,里面主要有鹅不食草、苍耳子、白芷、辛夷等药材,针对鼻息肉、鼻甲肥大、过敏性鼻炎等症状很有用。”活动现场,吴氏侗药负责人向市民推介自家的产品。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侗医药的体验行,也是一次侗药的集中展示展销。当天,三江县中医院、吴氏侗药、程阳八寨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三江县康源中医门诊、龙氏侗医骨科等7家医疗机构为吴川市民带来30多款三江特色侗药产品,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资深中医药专家、侗医药名家为市民提供义诊。
传统医药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需要代代守护、传承精华,也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三江侗药,正逐步从典籍学、民间学,发展为现代医学产业,让“老药方”焕发新生。
近年来,三江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积极做大做强侗医、侗药等业态。今年更成立了大健康医药产业专班,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同时,利用粤桂协作政策红利,在吴川工作组的支持下,三江县八江镇的三江侗医药生态种植基地正式挂牌。通过基地建设,深入挖掘民间药方,推动中草药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目前,八江镇的中草药种植面积已超过1200亩,红豆蔻、天冬等品种的长势喜人。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水平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中药消费市场规模常年居全国首位。吴川作为湛江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粤西地区唯一拥有“空铁”枢纽的县级市,是侗药入湾的重要阵地。
“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当地市民很喜欢侗药产品。比如这款防蚊驱虫香囊。”三江县中医医院的销售人员说。
侗医药展区人山人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我们更期待以这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推动三江的优质侗药走进吴川的广阔市场,让两地的康养资源串成旅游线路,让协作之花在大健康产业的沃土上结出更多硕果!”吴明焕说。
据了解,今年广西三月三,三江的康养机构与三江县中医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医企联动,为游客提供侗药浴足、按摩、侗药头疗等多元化康养服务以及多种侗药产品,吸引数万游客,粤湘川三省游客占比近五成。
撰文:韩安东
摄影:吴秒衡
来源:南方农村报
股票怎么上杠杆,实盘10倍杠杆app下载,牛壹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